2025 年,虚拟货币领域迎来了诸多重大变革,其中稳定币成为市场焦点。随着全球金融市场数字化进程加速,稳定币凭借其价格相对稳定的特性,正重塑虚拟货币交易格局,相关立法与市场发展态势备受瞩目。
在立法方面,中美两大经济体在稳定币监管规则制定上大步迈进。美东时间 6 月 17 日,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《GENIUS 法案》,旨在为锚定美元的加密货币稳定币构建首个联邦监管框架,若 8 月国会休会前正式落地,将为美国稳定币市场发展提供清晰指引,推动行业从无序走向合规。无独有偶,5 月 21 日,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,并于 5 月 30 日在宪报刊登《稳定币条例》,8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,这是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系统性监管框架,明确发行人资质要求,严控牌照数量,保障用户权益。
受立法利好影响,稳定币市场热度飙升。6 月 5 日,全球第二大稳定币 USDC 发行商 Circle 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,股票代码 “CRCL”,首日收涨近 170%,股价后续更是一路高涨,点燃了投资者对稳定币的热情。截至 5 月底,全球稳定币发行规模已超 2350 亿美元,5 年时间交易量超越 Visa 40 年成果,手握 USDT 的 Tether 2024 年净利润超 130 亿美元,盈利能力惊人。
在市场应用层面,稳定币不断拓展支付、跨境结算等应用场景。因其交易成本低、速度快,在跨境电子商务结算、劳工汇款等高频小额国际支付场景中优势凸显,正逐步渗透日常交易。虚拟资产市场交易中,稳定币作为货币交易中介占比已超 90%。花旗预测,监管路径明确后,到 2030 年稳定币总流通供应量乐观情况下有望达 3.7 万亿美元。
不过,虚拟货币领域风险依旧存在。稳定币匿名性与跨境便捷性带来反洗钱难题,挤兑、技术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。各国监管虽在推进立法,但跨境跨链监管机制失调、技术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。在中国,境内居民仍无法参与虚拟资产交易,香港持牌金融机构禁止向境内居民提供相关服务。
2025 年虚拟货币市场在稳定币带动下蓬勃发展,却也需正视风险与监管挑战。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走向,理性看待虚拟货币投资机遇,谨慎入场,避免潜在损失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